相傳,在995年盎格魯薩克遜時期,有一群來自林迪斯法恩(Lindisfarne)的修士,帶著被封為聖人的傳教士聖庫思伯特(St Cuthbert)的聖骨來到杜倫,但到了半路,一行人用盡了力氣,卻無法再移動靈柩分毫。他們為此想盡辦法、努力祈禱,直到聖比德(St Bede)突然想起,聖庫思伯特曾經告訴其中一名修士,他的靈柩必須被帶到一個叫做Dun Holm的地方。在古英文中,Dun意為山丘(hill),holme在挪威語中指的是島(island),Dun Holm 指的是在島上的山丘。
當該修士想起這件事後,靈柩竟然又可以移動了,在一名擠奶女工的指引下,一行人來到威爾河(River Wear)河邊。接著,此以木頭與石頭打造了杜倫大教堂(Durham Cathedral)的前身。從此,聖庫思伯特於此長眠, 城市以大教堂為中心開始發展,許多教徒也會來此朝聖。
除了宗教因素,位於英格蘭東北部的杜倫沿岸有河,中心有山丘,具防禦特性,尤其對於蘇格蘭與英格蘭之間的紛亂來說。1832年,杜倫大學成立,與牛津大學、劍橋大學為英格蘭歷史最悠久的三所大學。19世紀初,杜倫人口約8千人,隨著大學與鐵路的建立,帶動城市的繁榮,至20世紀初期,已有約1萬6千人在此生活。
近年,因為電影「哈利波特」至大教堂取景,使許多遊客慕名而來。2009年,杜倫舉辦英國最大的燈節活動 Lumiere,廣邀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參與。